22天的游学之旅一晃而过,在去英国之前的那些天,心心念念的想着英国,以至于兴奋全然掩盖了长途飞行的疲倦,曾无数次想象英国的模样,想象哈利波特的故乡,想象大本钟,想象课本中的康桥。
本次为期二十一天的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大学研学项目,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,深入体验英国中部地区的教育体系、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。作为西米德兰兹郡的重要城市,胡弗汉顿大学以其独特的工业历史、多元文化构成和卓越的高等教育机构,成为我们观察现代英国社会变迁的绝佳窗口。本报告将从学术交流、校园生活、城市探索与文化反思四个维度,全面呈现此次研学的收获与见解
一、校园生活:多元文化社区的日常实践
胡弗汉顿大学校园是一个真正的全球社区,这里超过38%的学生来自英国以外地区,创造了独特的多元文化环境。
住宿生活是文化适应的第一课。我们住在校内的CityCampus学生宿舍,与英国、印度、尼日利亚的学生成为邻居。公共厨房成为文化交流的天然场所:我们教英国同学包饺子,印度室友分享地道的咖喱做法,周末晚上则常常变成小型国际音乐分享会。这种日常互动中,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差异、寻找共同点。一个英国学生笑着说:"在这里,'英国菜难吃'的偏见被打破了,因为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的美食传统。"
学生社团活动展现了校园文化的活力。我们参加了国际学生协会组织的"文化之夜",表演了中国传统舞蹈,也欣赏了非洲鼓乐和印度宝莱坞舞蹈。在辩论社的活动中,我们讨论了"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文化同质化"的话题,不同国籍学生的观点碰撞激烈而富有启发性。这些活动让我们体验到,真正的多元文化不是简单的共存,而是积极的交流与创造。
校园设施反映了现代大学的学生服务理念。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不仅提供学习空间,还设有协作讨论区和多媒体制作室。体育中心的设施完全对标专业标准,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在下课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学生支持服务,从学术写作指导到心理健康咨询,体现了一种全面的关怀理念。
通过这些校园生活体验,我们认识到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,更是学习如何在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的社区。这种日常层面的国际交流,比任何跨文化理论课程都来得生动和深刻。


二、城市探索: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复兴的转型之旅
胡弗汉顿大学位于英格兰西米德兰兹郡,曾经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中心,如今正经历着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服务中心的转型。
工业遗产探索是我们的重要课题。我们参观了位于城市中心的BilstonSteelworks旧址,这里曾经是英国钢铁工业的重镇,现在部分改造为创意园区。当地导游Mr.Thompson--一位退休钢铁工人--动情地讲述着城市的历史:"我的祖父、父亲和我都在这里工作过。现在工厂关闭了,但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。"这种对工业历史的珍视让我们深思:在城市更新过程中,如何平衡发展与遗产保护?
城市再生项目展示了胡弗汉顿大学的现代面貌。Wolverhampton Interchange综合交通枢纽将火车站、汽车站和商业设施完美结合,成为城市新地标。我们在新建的公共图书馆里看到不同年龄、不同族裔的居民共同使用这一空间,体现了城市公共服务的包容性。最令人惊喜的是胡弗汉顿大学艺术馆,这里不仅收藏着丰富的Pre-Raphaelite画派作品,还定期举办当代艺术展览,传统与现代在此对话。
周边探索丰富了我们对英格兰中部地区的认识。一日行程中,我们探访了莎士比亚故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,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欣赏了《哈姆雷特》的现代改编版。另一天,我们前往伯明翰,参观了伯明翰博物馆与美术馆,了解了英国第二大城市的发展历程。这些行程帮助我们构建起对英国区域发展的整体认知,理解了胡弗汉顿大学在西米德兰兹城市群中的位置与角色。
通过这些城市探索,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工业城市的文化转型之路,理解了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,更是经济结构、社会形态和文化认同的深刻变革。

三、文化反思:在全球化与本地认同之间
深入生活在胡弗汉顿大学,让我们有机会观察英国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动态,特别是工业衰退、移民浪潮和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复杂影响。
阶级与多元文化的交织令人深思。胡弗汉顿大学是英国多元文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,20%居民有南亚背景。我们在市中心看到锡克教寺庙、伊斯兰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比邻而居;听到英语、Punjabi语、乌尔都语和各种东欧语言在街头交错。在本地人常去的Pub里,我们与老居民交谈,听到了他们对城市变化的复杂感受:一方面为多元文化带来的活力感到自豪,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社区关系的淡化感到失落。这种情感帮助我们超越了简单的"多元文化好或坏"的二元判断,理解了文化变迁的复杂性。
Brexit(英国脱欧)的社会影响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。通过访谈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的当地人,我们听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:大学教师普遍担忧脱欧对学术交流和国际学生的影响;本地商人则有的抱怨欧盟法规的限制,有的担心失去欧洲市场。这些对话让我们意识到,重大政治决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如此不同,而媒体的简单化叙事往往掩盖了这种复杂性。
艺术与体育作为文化认同的重要维度。我们参观了胡弗汉顿大学著名的Grand Theatre,欣赏了一场本地剧团表演的现代话剧;也体验了英国人对足球的狂热,在莫利纽克斯球场(Molineux Stadium)观看了一场胡弗汉顿大学流浪者队的比赛。这些体验让我们理解到,在文化多元的城市中,艺术和体育成为了超越差异、构建共同认同的重要媒介。
通过这些文化观察,我们认识到文化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,而是在全球与本地、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力量作用下不断重构的过程。这种理解帮助我们超越了刻板印象,以更nuanced(细腻)的视角看待文化差异。


总结与反思
胡弗汉顿大学大学的研学经历,给了我们一个不同于传统旅游的英国视角。我们没有停留在伦敦、牛津、剑桥的光鲜表面,而是深入到了一个正在经历转型的英国工业城市,体验了更加真实、多元的当代英国社会。
最重要的收获是学会了"在对比中思考"。通过对比胡弗汉顿大学与牛津剑桥的教育模式,我们理解了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性与弹性;通过对比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,我们思考了发展与传统的关系;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的观点,我们培养了跨文化沟通的能力。
这段经历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。当我们站在胡弗汉顿大学的市中心,看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红砖建筑与现代玻璃幕墙交错并立,看着不同肤色、不同信仰的人们匆匆走过,我们仿佛看到了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微观缩影:历史从未消失,而是在新的形式中延续;文化差异从未抹平,而是在动态中寻找新的平衡。
此次研学之旅已经结束,但它开启的思考将继续指引我们的学习与发展。我们带回的不仅是知识、照片和纪念品,更是一种更加开放、更加辩证的世界观,这将是我们未来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。